索南啦 བསོད་ནམས་ལ། 拉卜楞锅庄(旧版)བླ་བྲང་སྐོར་བྲོ།
锅庄最早起源于公元七世纪之前,早期与西藏奴隶社会时期的盟誓活动有关,后来逐步演变为歌舞结合,载歌载舞的圆圈歌舞形式,它以传统歌舞的形式,保留和传承了藏族历史文化和习俗礼仪,折射出藏族的历史渊源和聪明才智,拉卜楞地区的锅庄的特点是农牧文化与宗教文化的融合,逢年过节,香浪节时,拉卜楞寺邻近村庄的群众聚合在一起,载歌载舞,锅庄成为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舞蹈形式,尽情抒发着人们美好的愿望,流传至今,形成了融合农、牧、宗教三者为一体的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点和高原农牧文化的舞蹈形式。锅庄是一种无伴奏的舞,它的表演方式是男一排女一排围成几层圆圈,然后男一段女一段对歌,边歌边舞,歌舞同步进行,女的动作小而含蓄,男的动作大而奔放。
演出单位:原夏河县拉卜楞艺术团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