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木特藏戏最初在寺院兴起,后传播至民间。如今,其传承发展主要在民间进行。 以夏河县为例,当地成立了南木特藏戏协会,现有 14支 南木特藏戏队分布于 13个乡镇,年均进行 50余场 公益性展演。展演剧目丰富多彩,包括《松赞干布》、《赤松德赞》、《卓娃桑姆》、《智美更登》、《阿达拉姆》、《达巴丹布》、《诺桑王子》、《盛世乾坤》、《降魔》等经典南木特藏戏作品。

夏河县拉卜楞道得尔音乐传习所,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道得尔”音乐的唯一传承群体,也是“南木特”藏戏音乐唱腔的主要传承和保护群体之一。

南木特藏戏音乐分大体分为三个部分,即:唱腔音乐、舞蹈音乐、间奏音乐三部分。

拉卜楞“南木特”藏戏有《将西》、《格尔达》、《格丹康萨尔》、《仓央坚措格尔达》、《阿尔噶》等八十多部。其曲谱(即藏文工尺谱)由:来(六)、熬(五)、乙(乙)、祥(上)、切(尺)、工(工)、凡(凡)七个音节(即汉地工尺谱谱字)组成。这些曲谱均应用于甘南地区的“南木特”藏戏中。

拉卜楞“南木特”藏戏音乐主要由传统乐器:扬琴、笛子、钹、笙、鼓、唢呐等内地传统乐器组成,演奏形式类似于京剧等戏剧伴奏,唱腔结合舞美,叙述故事舞台剧乐队形式演奏,在藏族传统音乐基础上,吸纳了其他民族优秀的音乐素材,形成内地汉族等其他民族乐器演奏的本土音乐的南木特藏戏音乐,独树一帜且曲目丰富繁多,形式多样的拉卜楞地域音乐文化特征。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